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排行榜 汽车排行榜

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_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ysl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_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_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

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_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_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现代汽车集团明确2023年发展方向 持续电动化转型

2.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3.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

4.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会是怎样?

5.「观察」2023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新洗牌?应该是优胜劣汰

6.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_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汽车集团明确2023年发展方向 持续电动化转型

       易车讯 日前,现代汽车集团郑义宣会长在韩国南阳研发中心举行的新年会议上向全球员工发表新年贺词,并提出2023年集团战略方向和发展愿景。在2023年,现代汽车集团将持续加强电动化转型,发力软件开发和新兴业务领域,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社会和员工的信任关系。

       在电动化方面,基于现代汽车集团纯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打造的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 5和起亚EV6分别荣获2022年“世界年度汽车(World Car of the Year)”和“欧洲年度汽车(European Car of the Year)”荣誉,并同时跻身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前五之列,成功开启集团电动化转型之路。

       郑义宣表示:“2023年,我们将继续开发和升级创新车辆,以巩固我们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继续向电动化转型。”

       同时,郑义宣还提到,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2023年推出更多的全新电动汽车车型,覆盖轻型车型和旗舰车型,包括现代汽车Kona纯电版本和起亚EV9电动SUV等产品,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电动汽车出行体验,强化集团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软件开发方面,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25年旗下所有车型都将实现“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 Defined Vehicle,简称SDV)”,并将配备无线软件更新技术(OTA),提供涵盖软件更新和订阅在内的个性化服务,带来舒适的出行自由度和创新的用户体验。此外,现代汽车集团还将通过建立数据平台、连接并处理汽车生命周期中的数据,持续提供创新服务。

       在新兴业务方面,现代汽车集团将在自动驾驶、未来移动出行、机器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领域持续发力,培育新的增长引擎。面对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韩国推出能够实现L3级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的车型,在北美推进L4级Robotaxi商业化进程,并在今年上半年推出配备公路驾驶领航(Highway Driving Pilot,简称HDP)功能的捷尼赛思G90和起亚EV9。

       此外,由现代汽车集团和Aptiv合资创办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tional将在美国与优步等汽车共享公司展开合作,持续推进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IONIQ(艾尼氪) 5 Robotaxi商业化落地。

       与此同时,郑义宣在贺词中强调了现代汽车集团在未来移动出行和机器人领域的发展雄心。他表示,在未来移动出行领域,现代汽车集团将推出满足人与物移动需求的PBV专用车型(Purpose Built Vehicles,简称PBV),开发先进空中出行(Advanced Air Mobility,简称AAM)原型,并计划在今年进一步扩大起亚PBV Niro Plus车型数量,到2025年推出基于滑板平台的专用PBV车型,强化集团在移动出行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机器人领域,现代汽车集团将加强机器人实验室、波士顿动力公司和波士顿动力人工智能研究所(Boston Dynamics AI Institute)之间的合作,打造能为人类带来福祉和便利的人性化产品,还计划通过波士顿动力人工智能研究所开展高级别AI安全功能开发,为不同新兴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汽车集团还在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覆盖氢能、电力交易经纪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all Modular Reactors,简称SMRs),同时不断加快开发更安全、更高强度的钢铁产品以及用于未来移动出行领域的新材料,持续培育未来的增长引擎。

       为实现碳中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现代汽车集团持续开展多种社会责任活动。到2040年,现代汽车集团将在全球主要市场只供应零碳排放的电动化车型,并参与滩涂复原和回收海洋塑料等建设、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项目。

       现代汽车集团还计划在全球各地工厂应用100%可再生能源。不仅如此,现代汽车集团还通过现代汽车“for Tomorrow”项目和起亚“Green Light Project”等活动,支持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向电动化转型,共同成长,为下一代和弱势群体谋福利。

       现代汽车集团中国事业的创新发展将首先致力于构建可持续的经营体系。为此,现代汽车集团与北京现代、中国起亚以及韩国总部共同制定了现代汽车集团的中国中长期事业方向及战略,并通过多元化的事业模式、现代商用车中国法人的转型等方式,赋能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体系。

       其次,“HTWO广州”将于今年开始量产氢燃料电池系统,现代汽车集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建立健全中国氢能产业生态圈。

       再次,现代汽车集团将于今年在中国成立市场洞察(Marketing Intelligence,简称MI)中心,协同经营研究所、大数据中心深度分析发展迅速的中国市场,为中国事业发展方向提供有效支撑。

       此外,现代汽车集团将积极构建在中国的ESG经营体系,持续开展社会贡献活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3月31日至4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为主题,围绕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动力电池等核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趋势、新一代汽车消费变革趋势、汽车与能源协同发展策略等诸多热门话题展开深度研讨。

       近年来,在实现碳中和的共同愿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倍。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日益增强,预示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在本届论坛上,主管部门、行业专家等也对此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带来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与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相比,充换电、加氢网络、车路协同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存在基础资源价格偏高、供应链不畅以及一些技术制约问题。此外,商用车进展缓慢,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仅为10.2%。

       万钢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迈向现代化新征程,进入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面升级的新阶段,我国亟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跨部门协同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实现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

       对此,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相里斌提出具体的路径。他表示,科技部将系统谋划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布局,把技术创新突破与市场规模效应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动跨部门、跨行业、多主体协同创新。在技术方面,促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氢能、储能与智能电网、第三代半导体、智能交通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能力,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全固态电池、新型电子电气架构等重大科技前沿的支持力度,加强操作系统、基础工具链等底层核心技术攻关。同时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注重培养使用战略领军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也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相关部门一道加强统筹、综合施策,筑牢发展基础,深化开放合作,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接续优惠政策,他表示,将及早研究明确,试行研究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指导地方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汽车产业稳定运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会达到1700万辆左右,到2030年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他指出,从目前发展阶段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新增效应比替代效应要大,但是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和下一步配套体系的完善,替代效应会逐渐突显出来,并且不断增强。

       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提升,但王青也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芯片、金属矿产、回收体系以及充电补能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在战略金属矿产方面,面对钴、镍的储产比快速下降、供求的压力增长,王青建议开源节流,发挥民营企业或者民营企业主体在开拓国际权益矿或者海外市场的作用;同时依靠市场体系解决市场波动和供求问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中国全面电动化转型仍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从近中期看,现在正处在整个电动车价格偏高,电池成本也偏高,补贴又在下降或停止的阶段。5至10年内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会有所提升,从去年的22%提升到30%-40%是可能的。从中长期看,电池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空间很大,电池购置和使用的综合成本还会持续下降,纯电动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2030年后,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会逐步降低。

       随着双智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指出,当前双智试点建设在四个方面取得一定成绩。首先,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据悉,16个试点城市已在2000多个重点路口布设了视觉雷达等感知设施和车城交互设施,布局了24万台5G基站。第二,多地积极探索适应不同环境的应用场景。据刘李峰介绍,双智试点城市现已投放1700辆L4级自动驾驶车辆,累计测试里程达2730万公里,累计服务380万人次。第三,城市智能化管理手段不断丰富。近年来,各试点城市通过建设车城网平台,汇集车、路、城海量动静态信息数据,以数字化手段加强了对基础设施、城市交通、公共服务、防灾应急的监管,丰富城市管理手段。第四,法规标准方面不断取得突破。随着各地实践不断深入,相关标准、法规不断出台,填补了双智建设标准化的空白。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岑晏青表示,双智协同发展已经从此前的技术发展到当重应用落地阶段,要依托真实场景实现真实成效,让人民群众有真实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此,要以真实的应用场景为牵引,切实解决“技术供给方一厢情愿、用户不买账”的问题,只有让用户认可,产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也指出,下一步双智建设需要以“车、路、城”三位一体的协同方案为核心,实现双智3.0建设。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讯网官号,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

       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

       据调研机构恒州诚思(YH)研究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约3788亿元,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 %,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370亿元,未来六年CAGR为16.8%。

       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厂商有TOYOTA、Tesla、BYD等,全球前三大厂商共占有大约75%的市场份额。

       目前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之后是美国和中国市场,共占有超过20%的份额。

       本文调研和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心内容如下:

       (1)全球市场总体规模,分别按销量和按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2018-2022年,预测数据2023至2029年。

       (2)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8-2022年。

       (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市场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8-2022年,包括国际企业及中国本土企业。

       (4)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

       (5)全球新能源汽车核心生产地区及其产量、产能。

       (6)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上游、中游及下游分析。

       头部企业包括:

       TOYOTA

       Nissan

       Tesla

       Mitsubishi

       GM

       Ford

       BMW

       Renault

       Volvo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Honda

       FIAT

       BYD

       Chery

       ZOTYE

       Yutong

       BAIC

       King-long

       Zhong Tong

       Geely

       SAIC

       JAC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HEV

       PHEV

       EV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商用车辆

       客运车辆

       本文重点关注如下国家或地区:

       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欧洲市场(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

       亚太市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

       南美市场(巴西等)

       中东及非洲

       本文正文共11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按销量和按收入计)、行业发展机遇、挑战、趋势及政策

       第2章: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地分布等。

       第3章:中国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第4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能、产量及主要生产地区规模

       第5章: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分析

       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全球不同应用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8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销售额

       第9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

       第10章: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新能源汽车产品型号、销量、收入、价格及最新动态等

       第11章:报告结论

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会是怎样?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截至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500万辆,并且每年都在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推出各种车型以满足市场需求,嘉实新能源、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逐渐成为了行业领先者。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趋势

       1. 政策大力支持

       政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多次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税收优惠、补贴等方面。政策的大力支持将会推动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

       2. 技术升级

       技术的不断升级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如电池技术的改进、充电技术的创新、智能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不断提高将会让新能源汽车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

       3. 产业升级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厂商们逐渐意识到了售后服务、用户体验等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厂商将会在服务品质、用户体验、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升级。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1. 机遇

       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政策、技术不断推动行业发展。同时,国内市场的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

       2. 挑战

       尽管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问题,如电池寿命、充电过程中的效率等问题,都需要不断改进。其次是成本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较高,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存在一定影响。

       四、结论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政策不断支持。然而,面对技术和成本等问题,厂商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观察」2023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新洗牌?应该是优胜劣汰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在汽车生产和消费方面都已经排在世界前列。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其次,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充电设施建设不足、续航里程短等问题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应用。因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前期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市场风险无法估计,因此很多汽车企业还在持观望态度。

二、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将会不断取得突破。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新能源汽车也将与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发展。

       2.产业结构升级

       从行业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随着行业扩展,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和种类会越来越多,同时可以带动我国总体GDP向上提升。未来,中国政府将加大对充电设施的投入力度,推动充电设施的普及和建设。同时,企业也将积极投入充电设施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是专业的市场调研、行业研究、企业研究及监测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的综合咨询服务平台。专注市场调研、研究报告、行业分析、定性研究、市场调查、行业可行性研究、专项报告、动态监测、细分市场研究、专家访谈纪要等各类定制报告;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客观的行业趋势分析、研究报告及市场商机,以供决策参考。

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文/土木

       在过去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比亚迪傲视群雄,一览众山小;传统国内外大厂也是毫不犹豫,向新能源市场积极靠拢;新能源车型也是基本做到了全覆盖,SUV、轿跑、MPV等等,应有尽有。

       虽然市场已经在走向成熟,但新能源车企还在一个一个往外冒、新车还在一款一款的推,那么2023年还会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新洗牌的一年吗?可能不会,因为市场格局基本已定,剩下的就是优胜劣汰的竞争。

国补取消,马太效应明显

       自2010年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单车4800元至12600元不等的国家新能源车购置补贴。但这一政策于今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汽车行业讲究规模效益 ,在一定范围内,产量越大,成本降低越多。国补的取消将加速已经具有规模化效益的车企获得更加明显的价格优势。

       在这种大环境下,已经落后的车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市场真正进入到了优胜劣汰的环节。

       没有形成规模前,车企的亏损是惊人的。已经上市的“蔚小理”去年仍是动辄几十上百亿的亏损;还没有上市的其他新势力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市场,而还在跑步进场的小米、百度等将直接面对红海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前景诱人,但是马太效应也会更加明显,动辄几百亿的投入往往只能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国内蛋糕就这么大,如日中天的比亚迪就已经占据了国内三分之一的新能源市场,以此态势发展,众多合资品牌将率先出局。而伴随着强势品牌的强势之举,销量不好的车企将不得不断臂求生,因为销量和利润挂钩,而利润和人员挂钩,裁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这条路上,注定很多中小企业将被淘汰。

       自疫情以来,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上涨,已经让车企很受伤,而能解决如此庞大的供应链的企业少之又少,这就决定了能不能占据市场先机。没有市场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面临停产,注定会被淘汰。

控制成本还得会迎合消费者

       前文提到,随着国补取消,叠加经济预期让消费者对价格高度敏感,车企的盈利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动力电池成本依然占到一辆车40%左右,2023年动力电池的成本依然很难降下来。

       涨价,消费者不买账;不涨价,单车利率将进一步下降,盈利之路越来越漫长,卖一辆亏一辆,越卖越亏,投资人不乐意。一部分实力不够的车企自然苦不堪言。

       以前都说说造电动车的门槛低,是因为电动车结构简单,造出来容易。但是把车卖出去,而且能保证长久不衰的卖车,很难。

       特斯拉2003年成立,2020年,特斯拉实现营收315.36亿美元,下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7.21亿美元,由2019年亏损8.62亿美元转向盈利,这也是特斯拉成立17年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强如特斯拉花了17年,在2020年才盈利,这还要包括卖积分和政府补贴收入,这一年特斯拉卖了50万辆电动车。

       那些还没有把车造出来的,或者还没有卖几辆的,2023年都会很难,会面临退出的境地。这个市场玩家已经够多了,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也低了。

       随着消费主力变更,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崛起,新能源汽车的外观和内饰等要与年轻消费人群的主流价值观匹配,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客户的喜欢,才能更大程度促进车辆的销售;

       除此之外,实用也是最基本的需求,高性价比的汽车也会得到更多的用户,华而不实将很难走远。国产新能源汽车在这些方面确实是走在前列,所以对传统合资、高端品牌有较大的冲击。

       但自主品牌仍需注意,消费者今天能接受一个从没听说过的新势力品牌,意味着明天也能接受另一个没听说过的牌子,只要价格合适。所以车企一方面需要把产品造好、控制成本、打响品牌,还需要学会迎合消费者才行。

城区高阶辅助驾驶引发新一轮技术竞赛

       随着产业发展一步步推进,以自动驾驶为中心的整车智能化重要性越发凸显。虽然很多人都对整车智能化和高阶辅助驾驶的未来怀有疑虑。但必须承认,高阶辅助驾驶技术发展速度相当快,整车智能化在不远的未来一定会成为必需品。

       目前,智能电动车产业革命正处在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过渡期,进入下半程后未能成功转型的车企将加速淘汰。进一步说,城区高阶辅助驾驶必将甚至已经成为智能化赛道拼杀的重点。

       之前,小鹏和华为都推送了城区高阶辅助驾驶,两家的效果都相当惊艳。而能够正式上路,说明技术和政策上都没有硬性障碍了。量产车在城区日常驾驶场景下不断积累数据,长期价值巨大。

       所以下一步就很明确:让城区辅助驾驶支持更多城市。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绝大多数里程都是日常城区驾驶,只要尽早完成主要城市覆盖,消费者感知和体验就会有极大提升。

       必须承认,目前所有高阶辅助驾驶都只是辅助,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但较高完成度的城区高阶辅助驾驶,是能够有效改善消费者的日常驾驶体验,同时带动更多消费者转变观念。

       所以继高速辅助驾驶之后,城区辅助驾驶又将是各家拼杀的重点。率先行动的企业能收集更多数据训练算法,逐步加强既有高阶辅助驾驶的泛化能力。而落后的车企想要追赶,则有可能陷入“一步慢步步慢”的恶性循环。没有自身的优势技术,跟不上市场发展脚步的车企自然将是淘汰的结局。

市场终是分久必合

       前面分析了2023年的格局,那么再之后呢,必然是出现大规模的整合,仅留下几个世界级品牌。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不仅是重资产行业,更是规模效应极其显著的行业。随着时间流逝,各个工业国的汽车产业不可避免的走向兼并整合,这是无法逆转的经济规律。

       传统汽车强国日、德、美等国在长期发展与互相兼并之中,最终各自形成了极少数(三四个)汽车巨头。相比之下,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时日尚短,严重缺乏整合。

       虽然近些年新车销售低速增长甚至下降,汽车行业大盘增长的红利也随之结束。但自主品牌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成功抓住了SUV崛起的风口,再次分到一大块蛋糕。后来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浪潮,同样让自主品牌获利良多。一次又一次蓝海期红利,客观上使得国内汽车产业兼并整合的过程被不断推迟。

       但再庞大的市场红利,也总有吃完的一天。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肯定会继续增长,但不太可能维持过去两年的超高增速。

       现存的造车新势力,固然已经是几十上百家新造车公司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但数量仍然不少。再加上,各大传统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也都有不错表现,市场上现存的汽车品牌还是太多。

       所以哪怕从最简单的规模效应出发,注定会有一大批企业仍面临淘汰危机。也许就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就能明显看出这样的趋势。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尽管发展较晚,但发展势头和趋势不止,2023年将会是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能不能在今年做出成绩或许就决定了两三年后自身品牌还能不能存在于这个汽车市场。

       对于消费者来说,市面上新能源汽车的选择虽然多,好产品也不少,但也架不住买到一辆三五年后就绝迹的“新车”。所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加速洗牌、优胜劣汰,对消费者来自然是好事,留下来的,只会更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电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儒余观点: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对于绿色环保出行的需求,也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1、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纷纷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目标,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模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且在动力电池、电机等领域培育出了多个龙头企业,但在电控系统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瓶颈。结合近日我国在光刻机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国产化将会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

       2、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整车企业,行业的飞速发展给车企带来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行业法规的不断完善也让车企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以威马为代表的部分车企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结合对市场主流车企的经营模式分析,我们发现在消费者愈趋理性的情况下,纯粹的组装厂模式在市场中已不具备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需要在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等方面发力,逐步提升自研及生产能力,从而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谋求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儒余股份在经济发展、区域策划、产业研究、城市更新、项目开发等方面有着多年经验。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会,欢迎联系儒余股份,进一步沟通探讨

       今天关于“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